首页
关于我们
保障服务
创新平台
典型案例
测绘文化
信息发布
联系我们
搜索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党建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动态

温度——下沉社区期间的小故事

2020-06-29

“来,给你俩一人一个杯子!”

值守时,小区里一位熟识的大娘过来,拿了两个精致的保温杯送给我们。

“不用了,不用了!”

“拿着吧,留个纪念,纪念我们深厚的革命友谊!”大娘打趣地说。

我记起来,前两天特意跟大娘说,“我下周就回单位了,感谢您这么多天以来的关照。”说到“关照”,并不是客套话,我早就想了,临走时要向她道声谢。

自从来到这个小区的第一天起,每天都会见到她好几次。

她在小区里经营着自己的医疗公司,每天往来的业务不少,有时进货了,我们都会搭把手,一来二去就很熟了。

她收养了三只流浪狗,每天按时去遛,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三只小家伙皮毛油亮油亮的,一看就知道平时伙食不错。有时溜回来,大娘会让它们跑一跑,锻炼锻炼,她说,“这两只喜欢跑,这一只不爱动”。我一看,这只不爱动的狗可有点冤枉,它和另两只就不是一个犬种,腿短,吃的又肥,走路都费劲,更别提跑了。

值守的点位附近有6只流浪猫,大娘分别在大门口、墙跟儿底下、马路边放了3个饭盒,每天放些吃的,有时快递一些猫粮,几只猫也算是幸运的,起码在这里温饱不是问题。但可惜这几只猫太敏感了,总是与人保持距离,只有人走远了,才敢走近吃上几口。要是能胆子大一点,也可以享受像3只狗狗的待遇了。也许是猫的天性警觉,或者是流浪猫心灵的创伤很难愈合吧。

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后,那些平时捡废品的老年人没法进入小区,只能等到晚上垃圾清运车到了趁着垃圾箱搬出小区的一点功夫捡些废纸箱、塑料瓶等等。有时,有的老人等不急,就问:

“我测测体温,能不能进去啊?我就捡一下那个箱子!”

“不行啊,现在有规定,不允许进入小区。”

老人只能失落的离开了,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他们大多和我的父母年龄相仿,或许不是生计原因,只是因为过惯苦日子的他们,不舍得浪费一点东西。我想到白芳礼老人,也许这些老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吧。

有一天,一位老人要进小区去捡垃圾箱旁的一个大箱子,劝走后,又回来了,实在割舍不下这样大的宝贝,情绪略显激动,执意要闯进小区。这时大娘刚好回来,“您等着,我给您拿出来!”

快步来到垃圾箱旁,看了看,冲着我们喊,“是木头的,还要吗?”

“不要了,不要了…”老人自己也笑了,尴尬地离开了。

关于她的印象还有好多,比如天冷时,把泡沫箱子拿出来给我们暖脚;大风刮跑了值守帐篷,也是她给抢救回来;疫情初期,口罩紧缺时,帮我们预定…

短短的相聚,大多数人只在记忆里留下一两个镜头,而她的故事早已形成了一弯深锁在记忆里的画卷,在心底将爱心传递。

一场疫情把不同空间维度我们牵引到同一平面上,彼此有了交集,在社区这样的一个全新环境,近距离体会人生若是只如初见的神奇,纯粹地感受人性的真实。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认识自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本文作者:王光昇,天津市测绘院信息中心技术服务室主任工程师,2月18日至3月31日期间下沉和平区体育馆街华荫南里社区鼎和里小区参与社区防疫防控工作